人民热评:雪域高原岂能沦为烟花“秀场”?
9月21日,西藏日喀则官方账号“云端珠峰”发布通报称,“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,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。”此前,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燃放烟火,引发质疑。
烟花易冷,但此次事件热度居高不下。究其因,此事发生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雪域高原,在海拔约5500米的山脊区域燃放烟花,令人担忧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。正如专家所称,燃放地所在区域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地貌,“这一片草毡层非常脆弱。”
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》明确规定:“青藏高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本行政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、生态风险防控、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、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等责任。”加强原生地带性植被保护、禁止破坏自然景观和草原植被、猎捕和采集野生动植物等,都是应有之义。
保护高原生态,事前敬畏,远远胜于事后补救。特别在生态脆弱的地区,更需做到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更需坚持生态保护第一,自然恢复为主,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。
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瞬间绚烂,更在于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存。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审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。无论商业营销还是艺术创新,都应恪守边界。
生态保护红线,就是生态安全的生命线,不可逾越。守住生态保护红线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人人责无旁贷。偏离这个基本共识,烟花再绚烂,终究落得一地鸡毛。